古時富貴人家吃飯,丫環必須站著伺候
李氏性子溫和,不爭不搶,面對這樣的境地她往往都會帶著兒子離開眾人,然後教導兒子好好讀書,只有將來有出息了才能保護自己。而這時,譚延闓總會斬釘截鐵地說:「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有本事了保護母親。」
日子一天天過去,譚延闓也長大了。李氏終於獲准了回家探親的機會,她準備悄悄帶著兒子去,也讓他認認娘家舅舅。出門時,李氏小心翼翼拉著譚延闓走側門,譚延闓竟激動地說:「有大門不走,為何要走那狹窄低矮的側門?」母子倆扭捏著出了門後,李氏便把譚家的規矩說與兒子聽:「不是娘不想走正門,是我的身份沒有資格走呀。」
古時大戶人家孩子讀書的畫面
回到娘家,李氏哭得傷心,這是她被賣入譚家後第一次與親人相聚。看著娘舅家的條件,譚延闓十分震驚,他做夢都不曾想到,世間還有如此窮苦的人。回去之後,他對李氏說:「娘,你等著,我一定用功讀書,將來不但讓您坐著吃飯,還讓您從正門進出。」
兒子的話無疑讓李氏倍感欣慰,可這嚴苛的禮數豈能說改就改,她一邊教育兒子用功讀書,一邊仍然默默無聞地做著丫環該做的事。
1902年,庚子辛丑恩正併科本省鄉試放榜,譚延闓高中第99名舉人。從此,譚鍾麟對這個兒子更加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