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波瀾壯闊的傳奇一生

2024-12-20     花峰婉     反饋
2/6
(一)呂不韋與嫪毐之亂

嬴政繼位時年僅 13 歲,尚還年幼,國事多由呂不韋處理,呂不韋還以 「仲父」 的身份輔政。因嬴政的母親趙姬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即便後來子楚離世,呂不韋與趙姬之間仍舊有著頗為複雜的關係。

隨著嬴政逐漸長大,呂不韋擔心自己與趙姬的關係會給自己招來災禍,便想脫身,於是他物色到了嫪毐這個人,將其假以宮刑後,獻給了趙姬。嫪毐深得趙姬寵愛,趙姬以假太監的身份將他留在宮中,兩人整日廝混在一起,後來趙姬還懷孕了。為掩人耳目,她向秦王嬴政謊稱自己請人占卜,得知近期會有災禍降臨,不宜繼續居住在咸陽宮,要到外地躲避災禍,嬴政無奈,只好讓母親暫時遷居到雍城大鄭宮。

嫪毐在雍城的權勢日益膨脹,他利用趙姬對他的寵愛,積累了大量的權力和勢力,不僅管理趙姬的宮廷事務,還參與國家政務,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幫派勢力,手下的家僕多達幾千人,在宮廷和國家內部都擁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他趾高氣揚、作威作福,目中無人,經常以趙姬的名義干涉國家事務,無視其他大臣和官員的反對,擅權妄為,將自己的利益和權力放在第一位,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漠視不顧,還利用手中權力牟取私利,讓許多人對他深感不滿和忌憚。

不過,嫪毐的這些行為也引起了一些忠誠於秦王的大臣和官員的警覺,他們認為嫪毐的行為違背了秦國的國家制度和秦王的意願,可能對國家穩定和秦王的親政產生負面影響。但由於趙姬對嫪毐的寵信和支持,嫪毐的權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甚至與丞相呂不韋不相上下,成為了秦國內部的一股強大勢力。

秦王嬴政對嫪毐的權勢逐漸嶄露頭角感到憂心忡忡,雖對其行為憤怒不已,但因缺乏確鑿證據,且當時母后趙姬和丞相呂不韋在國家大事上扮演重要角色,自己手握的權力相對有限,面對嫪毐這樣強大的勢力,難以直接對抗,所以只能暗中調查嫪毐的行動,並與忠誠於秦國的大臣和官員保持密切聯繫,獲取更多關於嫪毐的情報,同時加強自己的個人勢力,爭取更多的支持者,在國內外擴大人脈,為日後行動做準備。

後來,一些曾經忠誠於嫪毐的人開始私下向秦王嬴政傳遞關於他的負面信息,增加了嬴政獲取情報的渠道。終於,嬴政掌握了嫪毐與趙姬私情等確鑿證據,便召集丞相呂不韋和其他重要大臣,商討如何處理嫪毐的問題。大臣們得知證據後紛紛震驚,呂不韋也不得不承認嫪毐的行為確實違反了國家法律和道德規範,對國家和王室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

公元前 238 年,嬴政到雍城的祖廟舉行加冕儀式,典禮結束後住宿在雍城的蘄年宮。嫪毐覺察到秦王對他的懷疑和不滿,又擔心嬴政親政後對自己不利,便盜用趙太后的名義,組織人馬,準備圍攻秦王臨時居住的蘄年宮,想要殺掉秦王嬴政。好在秦王嬴政早有防備,接到嫪毐起兵叛亂的消息後,立即發出命令,調集精兵,與嫪毐的叛軍展開激戰,叛軍大敗,嫪毐在逃跑途中被捕獲。嬴政下令將嫪毐五馬分屍,其宗族和餘黨也全部被誅殺,又將嫪毐與趙姬的兩個私生子全部處死,還把母親趙姬從咸陽趕到雍地,並軟禁起來。行刑時,嬴政命令丞相呂不韋監斬,自己親臨觀刑,因為他得知呂不韋早看出嫪毐有預謀叛逆,卻隱匿不報,而且嫪毐當初是由呂不韋引薦給趙姬的,呂不韋也有罪責。

然而,朝中大臣紛紛上奏力保呂不韋,其他國家的國君也都派遣使者來為呂不韋說情,就連民間的鄉紳也都聯名請願,希望免除呂不韋的罪行。嬴政這才驚覺呂不韋的勢力竟已如此龐大,如果不除掉呂不韋,不但秦國的政權難以控制,就連自己的地位也會動搖。不過,當時嬴政暫時還沒想好怎麼消滅呂不韋的勢力。

後來,到了公元前 237 年(秦王政十年)十月,秦始皇解除了呂不韋的宰相職務,將呂不韋送出京城,讓他去封地。但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前來迎接呂不韋的賓客和使節絡繹不絕,秦始皇怕呂不韋造反,就寫信斥責他,呂不韋以為自己已漸受迫害,恐日後被殺,遂飲毒而死,至此,呂不韋集團也被徹底剷除,嬴政得以真正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後續統一六國等大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廣納賢才

嬴政親政後,深知人才對於成就霸業的重要性,於是開始廣開才路,積極招攬各方賢能之士。

李斯本是楚國人,師從荀子學習政治謀略,學成後入秦。他極具政治遠見與才華,曾寫下著名的《諫逐客書》,成功讓嬴政收回驅逐客卿的命令,為秦國留住了大量人才。而且李斯還是秦滅六國整體戰略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之一,在嬴政統一六國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後被嬴政重用,官拜丞相之位,在郡縣制的推行,以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方面都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王翦同樣是嬴政麾下的得力能臣,他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 「戰國四大名將」。王翦年少時就喜愛軍事,隨侍秦王嬴政左右,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同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在諸多關鍵時刻,王翦都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智慧和忠誠,比如秦王政八年(前 239 年),長安君成蟜在樊於期的唆使下臨陣倒戈舉兵反叛,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說客混進叛軍,遞送勸降書信,情理並用,恩威並施,最終使得長安君歸降,叛亂平息。

除了李斯、王翦,像蒙恬、尉繚等諸多有識之士也紛紛被嬴政招攬重用,他們各展其能,有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克敵制勝,有的在朝堂上出謀劃策、處理政務,共同為秦國的發展添磚加瓦,助力嬴政一步步朝著統一六國的宏偉目標邁進,為秦國積累起了雄厚的實力,讓秦國在面對山東六國時越發占據優勢,使得統一之勢漸成不可阻擋之態。

三、統一六國:鑄就華夏大一統格局 (一)遠交近攻策略

在戰國紛爭、諸侯割據的時代背景下,秦始皇嬴政展現出了卓越的戰略眼光,採取了遠交近攻這一極具智慧的策略,來逐步實現統一華夏的宏大目標。

遠交近攻的策略並非嬴政首創,早在秦昭襄王時期,魏國人范雎入秦,向秦王提出了 「遠交近攻」 的主張,建議秦國將鬥爭重點放在近旁的韓、趙、魏三國,而對較遠的齊、楚暫置不顧,如此便能 「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嬴政即位後,深刻認識到這一策略的精妙之處,便將其繼續沿用並加以完善。

公元前 230 年,秦國正式開啟了統一六國的征程,而韓國成為首個目標。韓國在當時是六國中最為虛弱的國家,秦國擊滅弱韓相對輕鬆,這也符合避強擊弱的策略原則。在消滅韓國後,秦國繼續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將目光投向了趙國。當時趙國雖有李牧這樣的名將坐鎮,軍事力量不容小覷,但因之前與燕國交戰,國內兵力空虛,給了秦國可乘之機。儘管李牧多次成功抵禦秦軍進攻,可秦國憑藉強大的國力和持續的軍事壓力,始終未放棄對趙國的進攻態勢。

之後,秦國趁趙國突遭天災人禍、國力極度衰弱之際,加大攻勢。在解決了韓國與趙國這兩個近鄰後,秦國又順勢將兵鋒指向魏國與燕國,這兩國同樣難以抵擋秦國的凌厲攻勢,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便被相繼擊滅。

然而,在進攻楚國時,秦國起初遭遇了挫折。秦始皇最初選擇了年輕氣盛的李信,他自信滿滿地提出只需二十萬兵力便可獲勝,可卻中了楚國名將項燕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計策,導致秦軍大敗。不過嬴政迅速調整策略,重新啟用老將王翦,最終成功消滅楚國。

最後,面對僅剩的齊國,此時的秦軍已成摧枯拉朽之勢。齊國雖實力不俗,但長期奉行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的態度,且在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影響下,未對自身軍事力量進行有效整備,面對秦軍壓境,很快便土崩瓦解。

就這樣,秦始皇通過遠交近攻的策略,有條不紊地對六國展開軍事行動,逐一擊破,最終在公元前 221 年實現了華夏大地的統一,鑄就了影響深遠的大一統格局。
奚芝厚 • 174K次觀看
舒黛葉 • 31K次觀看
奚芝厚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8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