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溫莎與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的跳水世界盃賽場上,18歲的全紅嬋以兩枚銀牌完美結束了她在巴黎奧運會後的首次國際亮相。雖然未能獲得金牌,這位天賦異稟的少女在每一次跳躍中都牽動著觀眾的心——無論是在預賽中的精彩表現,還是決賽中的微小失誤,從頒獎台上的燦爛笑容到低頭獨自感到失落的瞬間,她的成長過程無不交織著競技體育的殘酷與溫情。
在墨西哥的預賽中,全紅嬋憑藉390.40分位列第一,甚至在第五跳5253B中還取得了兩個滿分。然而,在決賽階段,她在第四跳207C(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時出現了控制水花的失誤,最終以407.55分遺憾落敗。隨後在溫莎站上,這種劇情再次上演:她在預賽中取得404.15分的優異成績,卻未能在決賽中延續,207C動作只獲得了64.35分,與冠軍陳芋汐的分差擴大至10分。這兩次「同樣的失誤」暴露了她當前最大的技術難題——因身體發育帶來的動作調整。
自東京奧運會以來,全紅嬋的身高從1.43米增長到了1.53米,體重則從38公斤上升到了48公斤。這一變化如同「換了一雙不合腳的舞鞋」,直接影響了她在空中翻騰時的轉速和入水的精準度。教練陳若琳表示,為了攻克207C動作,全紅嬋每天投入8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僅針對該動作的分解練習就超過了上百次。「每位運動員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她的專注力與自我要求讓我充滿信心。」陳若琳如是說。
比賽結束後,溫莎站的攝影鏡頭捕捉到了一幕動人的場景:獨自坐在跳板上的全紅嬋低頭沉默,看到這一情景的郭晶晶停下腳步,俯身給予她安慰。這位曾同樣經歷過成長困擾的跳水女皇,用自己的經歷為後輩注入力量——2005年世錦賽期間,24歲的郭晶晶因為身高增長被迫轉攻跳板,最終成就了「四金傳奇」。這種跨越20年的心靈契合,成為中國跳水隊精神傳承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