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選秀眼光的集體失明:錯失未來的代價
在失去冠軍競爭力後,選秀本應成為勇士重建的重要途徑,但管理層的選秀眼光卻接連出現致命偏差。2020年選秀大會,勇士手握榜眼簽卻選中了被球迷戲稱為 "大聰明" 的懷斯曼,這個決定如今看來堪稱災難。懷斯曼不僅球商堪憂,更缺乏適應NBA節奏的能力,三個賽季場均僅9.9分5.5籃板,頻繁的傷病讓他出勤率不足 50%。
更令人惋惜的是,當年在懷斯曼之後被選中的球員中,哈里伯頓已成長為場均25+10的全明星控衛,瓦塞爾成為馬刺核心側翼,貝恩則是灰熊的頂級射手 —— 這三位球員如今都簽下了頂薪合同,而懷斯曼早已淪為邊緣球員。2021年選秀大會,勇士再次在第七順位選中庫明加,卻錯過了小華格納、申京等具備不俗潛力的年輕內線。
庫明加雖有勁爆的身體天賦,但球商缺陷與防守意識不足始終制約其發展。四個賽季過去,他仍未掌握勇士體系的精髓,季後賽關鍵時刻屢屢犯錯。連續兩年錯過優質新秀,讓勇士錯失了通過選秀重建的最佳窗口,也讓球隊陷入了 "既沒有當下,也沒有未來" 的尷尬境地。正如前勇士助教布魯斯・弗雷澤所言:"我們在評估年輕球員時,總是過分關注身體天賦,卻忽略了籃球智商和適應能力這些更重要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