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最愚蠢的計謀:魏延子午谷奇謀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節選(14)
據《三國志·蜀志·魏延傳》記載,魏延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其實是頗有微詞的,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就要嘮叨一番,說要自己單獨率兵一萬,與諸葛亮分道出擊,會於潼關;就跟當年韓信還定三秦,也是分道出擊,使章邯分不清主攻方向,從而一舉拿下關中。但是很可惜,諸葛亮每次都駁回了魏延的請求。魏延因而常常私下說諸葛亮膽小,嘆息自己太過屈才,被諸葛亮壓制,所以沒辦法立下奇功。
魏人魚豢通過自己的渠道也了解到一些情況,寫在了自己的私人著作《魏略》里。魚豢說,諸葛亮準備第一次北伐時,曹魏這邊是駙馬夏侯楙擔任安西將軍鎮守長安,魏延就說:
"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魏延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他可以率領五千精兵與五千個背糧食的後勤兵,從漢中盆地的東側進入秦嶺,穿越660里子午道,不過十日可以直達長安城下。長安城內的雍涼都督夏侯楙怯而無謀,只是因為娶了曹操的長女清河公主才平步青雲,實際只會營置家產,玩弄女色,他看到我這五千精兵肯定會嚇得立刻棄城坐船從渭水逃跑,如此長安城只剩京兆太守等一群文官,可以輕鬆拿下。長安周圍還有橫門邸閣(糧倉)與散民之谷,漢軍可以以戰養戰。曹魏發兵從關東來援要二十多天時間,但此時諸葛亮的大軍也應已從褒斜道殺來會師了,這樣長安以西可一舉而定。
魏延這個計劃,相當有氣魄,相當震撼,而且誘人無比。
但是,這世上有很多乍一看很美的事兒,當你細品之後,卻會發現很多問題。
所謂子午道,即是當年劉邦從咸陽退入漢中所走之道,當時被稱為「蝕中道」,不過為了迷惑項羽,這條路上的棧道全被張良給燒了。直到西漢末年,權臣王莽為了鼓吹他的儒教神學,大量更改中國地名,才將「蝕中道」改為子午道,並大力整修了棧道。所謂「子午」,就是正南正北的意思(注1),據《漢書·王莽傳》:「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這子午道顯然是一條正南正北的直道,其路線由漢中郡治西城(注2)出發,穿越秦嶺經杜陵可直達長安,全程雖有660里,卻是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條穀道。不過,大家通常以為的子午道,乃南北朝時南梁將軍王神念別開的子午新道(見《隋書·地理志》及《元和郡縣誌》),其路線是從南鄭到長安,而非我們前面說的王莽子午舊道(從西城到長安)。所以魏延所要通過的,乃是子午舊道,這條道全程都在曹魏境內(注3),歸當地土豪魏興太守申儀管轄。孟達背叛曹魏後,這條通道已被司馬懿鎖死(注4),根本行不通。如果魏延先打下西城再進入子午道,則根本起不到偷襲長安的效果;而如果勉強偷入,則恐怕反會被司馬懿從後偷襲,抄截後路;子午道狹窄險峻,一旦遭到襲擊,魏延恐有全軍覆沒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