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輪流居住的這三年里,也讓我覺醒,懂得未來如何養老。
如何做個不掃興且知足的老人,不要讓自己成為女兒的腥風血雨。
人老了,本可以活得通透快樂,無欲無求,無思無它。
卻因老人內心的執念,認為在女兒家不如在兒子家踏實。
不論女兒如何對她好,母親的心永遠是在我哥身上。
閒來無事,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喜歡在陳年舊事,恩恩怨怨地折騰。
即使享受著兒女的照顧和孝心,依然把自己過得不開心,說些讓子女難過的話。
母親每次看到我家老伴在不家,就會小聲問我:「他還生氣當年我沒幫你們?」誰說老人糊塗忘事,多年前的瑣碎雜事,她心知肚明,卻還要別人以禮相待。
母親在我哥家,「懂事」的跟小孩子討好大人一樣,到我家就讓我對她言聽計從。
稍有怠慢,母親就嘮叨,自己的家才是家,女兒的家永遠不是家。
總把那句「沒家了」掛在嘴邊,聽得多了,誰心裡都膈應,不舒服,還不能說。
母親對我的期望過高,自然也就失望越多,她的不開心來自內心的不滿意。
而我的累來自我太想讓母親的晚年快樂,卻總被母親的負面情緒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