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9年石虎病逝,後趙內亂頻發。
石虎的養孫冉閔本為漢人冉良之子,自幼目睹羯族暴行,心中如火山般積蓄著怒焰。他武藝超群戰功赫赫,卻因石遵背諾和石鑒猜忌,決意反叛。
公元350年,冉閔在鄴城建立冉魏政權,頒布震撼天下的「殺胡令」。
據《晉書·冉閔傳》記載:
「閔下令……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拜牙門。」
「殺胡令」總結起來分為三點:禁止六夷持兵器、允許不同心者離去、鼓勵漢人殺胡人立功。
此令如驚雷炸響,點燃了漢人壓抑百年的怒火。鄴城街頭,漢人揮刀沖向胡人,血水染紅石板路,屍體堆積如山。中原各地漢人紛紛響應,刀光劍影中,胡人血流成河哀嚎震天。
羯族在這場屠殺中幾近滅族,倖存者拖著傷軀,倉皇逃向荒野,身後是燃燒的家園和無盡的絕望。
冉閔的「殺胡令」如雙刃劍,救漢人於水火,卻也引發慘烈的民族仇殺。
中原大地一時間血色瀰漫,市集化為屠場,河流被屍體堵塞,社會經濟崩潰,胡漢矛盾也進一步激化,戰火綿延不絕。
後世史學界對冉閔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有人贊其為民族英雄,視其為漢人復興的救星;有人斥其濫殺無辜,認為他為鞏固權力不擇手段。
無論如何,這場屠殺讓羯族從歷史舞台上幾乎銷聲匿跡,只剩少數殘餘在黑暗中掙扎。
五、寫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