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內行廠的輝煌並未持續太久。它的崛起與劉瑾的個人權勢緊密相連,而當劉瑾失勢時,內行廠也隨之走向了末路。
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的專權終於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反抗,以楊一清、張永為首的勢力聯合起來,向明武宗揭露劉瑾的罪行。
朱厚照雖昏庸,但在鐵證面前也不得不下令逮捕劉瑾。據《明史》記載,劉瑾被捕後,內行廠隨之解散,其骨幹成員或被處死,或被流放,曾經不可一世的恐怖組織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劉瑾本人則被施以凌遲之刑,處死於北京。
他在受刑時被割三千多刀,歷時三日方死,可謂死狀極慘,而內行廠,這個存在僅四年的機構,也隨著劉瑾的倒台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短暫插曲。
五、內行廠的歷史意義:權力的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