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親生兒子,救下主家孩子,結下延續千年的恩親

2025-09-16     花峰婉     反饋
4/6
孔仁玉墓碑

張媽媽死後,為了紀念她,在曲阜城外張羊村附近封了一小片樹林,叫張家林。孔林中歷代衍聖公都要給張媽媽立「報恩碑」,每逢祭祀孔仁玉時,要有張家嫡孫二人來陪祭,有時還委託張家代替衍聖公去孔林掃墓。

在曲阜《續縣誌》中,關於孔家認定張家為世代恩親有明確的記載:

「按孔氏中表著聞者以顏姓為最,然衍聖公與顏博士論師生而不敘表親,惟曲阜張羊村唐張溫之裔孫與衍聖公及諸孔氏稱表親,而男女通呼親戚婦人老年稱姥姥,遇喜慶事不盡來,遇衍聖公有喪以內外張親戚皆來為榮,遇衍聖公祭四十三代公時,則張姓以嫡孫陪祭祀,祭四十二代張夫人亦然,亦有時代請張姓代行掃墓之禮。」

張媽媽的後裔雖然受到孔府極高的恩榮與禮遇,但張氏族人還是多以務農為本,世代種田為生。孔、張兩家的恩親關係一直延續千年,直到末代衍聖公孔德成離開孔府。孔德成承襲衍聖公時,有一次孔府大擺宴席,這自然不能少了張姥姥的身影。當時,張姥姥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農家婦女打扮,粗布褲褂,緊扎著肥大的褲腿腳,挎著籃子,一雙小腳,慢悠悠地來到孔府的酒宴上。

張姥姥毫不在意酒宴上的那些達官貴人,只管大吃大喝,吆三喝四。臨走之時,還將自己挎來的竹籃子裝滿吃食。就連衍聖公孔德成的母親陶氏也對張姥姥客客氣氣,甚至特別吩咐當差的「張姥姥來了,要什麼,給什麼,千萬別得罪她。」

當然,有些當差的還是免不了在繁忙之中,對張姥姥稍有怠慢。此時,張姥姥會站在大堂前高聲怒罵,而孔府上下沒有一個人敢吱聲。孔府歷來講究規矩,所以這種罵街的事情極少出現,因此當時孔府的小主子們看到張姥姥破口大罵都覺得是一件極新鮮的事情。
呂純弘 • 18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