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用殘酷的內部競爭逼出每個人的潛力。
例如釜山世乒賽帶林詩棟感受大賽氛圍,亞洲團體賽啟用向鵬、黃友政等小將,甚至拆散王楚欽/樊振東的男雙組合,讓新人嘗試配對。
這種競爭已初見成效。 王楚欽在多哈世乒賽頂住壓力首奪男單冠軍,反手擰拉得分率飆升至87%;林詩棟雖狀態起伏,但也在橫濱冠軍賽擊敗過王楚欽。
王皓要的不是打壓誰,而是讓所有人明白:「你身後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不拚命就會被取代。 」
王皓與王楚欽的師徒情已延續十年,兩人關係堪比父子。 正因如此,王皓才敢用最嚴苛的方式鞭策弟子比如讓王楚欽獨挑三項,甚至在他低血糖時仍要求堅持完賽。
這種「狠」,源於信任:王皓認為溫和保護只會磨平稜角,而高壓環境能淬鍊出真正的王者。
但王皓也因「偏愛」遭遇爭議。 有人指責他給王楚欽配專屬教練團隊,卻讓林詩棟在世界盃決賽中獨自面對雨果的戰術壓制。 對此,王皓從未辯解,他的目標始終明確:「國乒可以沒有英雄,但不能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