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些當年在國際賽場上叱吒風雲的選手,到了全運會,也會遇到難以逾越的高山。不是他們不行了,而是國內的競爭環境太可怕了。他們要面對的,是同樣接受最系統訓練、同樣擁有頂尖技術的「自己人」。這種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全是武林高手的山寨里,你一個人要打贏所有的人,才能拿到唯一的「山寨之王」的稱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是實打實的實力比拼。
所以,下次再有人說全運會冠軍不值錢,你就可以拉出來溜溜了。那絕對不是一句「誰都能拿」就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個「放大鏡」,把國內桌球的整體水平,把選手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心理素質,都展現得淋漓盡致。那些能夠最終站在全運會男單最高領獎台上的選手,他們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壓力,絕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他們是在國內無數強手中脫穎而出的,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也充滿了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