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嚴峻的後果下,退賽選擇背後實則是多重因素的權衡。一方面,密集賽程帶來的身體負荷不容忽視。此前剛結束中國大滿貫與亞錦賽的鏖戰,18天內高強度比拼讓主力們普遍面臨體能透支,王楚欽曾在頒獎禮上累到睡著,孫穎莎也出現胳膊肌肉反應。另一方面,11月7日開幕的全運會近在眼前,作為國內最高級別賽事,各省隊對金牌的爭奪尤為激烈,蒙彼利埃冠軍賽時間為10月28日至11月2日,而德國法蘭克福冠軍賽時間為11月4日至9日,間隔時間太短或衝突,主力們不得不做出戰略性取捨。
這一事件也折射出頂尖運動員賽程管理的困境。WTT全年賽事密集,冠軍賽與大滿貫、洲際賽事、國內全運會等形成時間擠壓,運動員很難在滿足所有參賽要求的同時保證競技狀態。萊維的發聲更像是對這一矛盾的提醒:規則的剛性與賽事安排的現實彈性之間,或許需要更合理的平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