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唯一的徒弟,才學了韓信的一些皮毛,竟然把漢朝鬧得天翻地覆

2025-11-01     花峰婉     反饋
1/3
韓信唯一的徒弟,才學了韓信的一些皮毛,竟然把漢朝鬧得天翻地覆

《——【·前言·】——》

漢高祖劉邦打下江山靠誰?很多人會說是張良、蕭何、韓信。

其中,韓信的戰法最硬,勝仗最多。幾乎每一個大敵,都是他親手破掉的。

但他最後死得憋屈,死在鍾室,被呂后設計。臨死前,他不知道的是,他曾看上的一個「年輕人」,僅僅學了點皮毛,幾年後居然就敢造反,還把漢朝攪得一團亂。

韓信崛起與兵權暗涌

韓信,這個名字在漢初就像是一道利刃。削趙、破魏、滅齊、定楚,每一次戰鬥,他都打出了「兵仙」的名號。

可這柄利刃,鋒芒太盛。盛到連劉邦都不敢握在手裡太久。

時間拉回到公元前206年。楚漢爭霸剛開局,劉邦雖占關中,卻被項羽逼得節節敗退。帳下謀士雖多,將才卻少。而韓信,在這個節骨眼上,被蕭何一紙書信推薦。

一開始沒人重視他。這個落魄書生,曾餓得偷人飯吃,甚至受過「胯下之辱」。可一場「破趙之戰」後,韓信名動天下。

他不是那種靠蠻力打仗的猛將。他靠的是腦子。

趙軍十萬,他帶三萬兵背水而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趙兵以為漢軍瘋了,慌亂中自亂陣腳,被一舉殲滅。

這之後,他一路向北——滅趙、降燕、入齊。每打一個仗,就學一遍地形、用一套戰術。最經典的「水淹齊軍」「偷襲陳倉」,幾乎成了兵法里的教科書。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又轉封楚王。天下未定,他已掌握半壁江山。

可問題也來了。

劉邦怕了。他開始覺察,這個「自己人」,手上兵太多,地盤太大,威望太盛。

於是一步步削權——先是調回長安,再撤兵權,最後逼其「閉門思過」。

韓信識大體。他明白,當年的張良早已退隱,蕭何功成身退,只有他還掌兵。於是他低頭,不說話,安心做個閒人。

但權力鬥爭,沒有退路。

呂后、蕭何聯手布下「鍾室之計」。韓信應召入宮,以為朝廷念舊情。卻在宮中被殺,屍身懸於鬧市示眾。

韓信死得窩囊,但他的兵法沒有死。他留下的戰例、排兵布陣、用人技巧,成了後人爭相模仿的範式。

而陳豨,便是其中一個。

陳豨崛起,從聽命者到邊疆之主

陳豨,此人在正史中記載不多,卻在一場動搖朝廷根基的叛亂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漢書》說他出身微寒,「宛朐人」,早年無名,後因戰功升任「代相」,掌控代郡軍政。

他不像韓信那樣一戰成名。但他的上位路徑,同樣與軍事才能密切相關。

公元前201年,劉邦南征北戰,急需穩住北方防線。匈奴屢犯邊境,朝廷壓力巨大。此時,陳豨因屢次防禦有效,被破格提拔,鎮守代郡。

代郡不是個好地方。地廣人稀,匈奴來犯頻繁,資源緊張。但正因為這樣,這裡成了軍事要地。

掌控代郡,就等於手握北方門戶。

陳豨深知這點。他一到任,就做了三件事:安撫本地豪強,招募邊疆流民,加強軍備修築。

幾年間,他在代郡紮根,拉起一支忠於自己的隊伍。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