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大戶」被揪出,是煙酒的十倍,醫生:再不忌口,腸或爛如泥
劉先生今年48歲,在2年前的體檢中被查出腸道內有多個息肉,最大的息肉有5mm左右大小,檢查時由於藥物的關係沒有直接切除,醫生叮囑他要定期複查。
但劉先生想著自己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就沒當回事。早前,他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稱息肉可能會發生癌變,這才想起來自己腸道里還有好幾個息肉,趕緊去了醫院複查。
這一查,發現其中有個息肉高度懷疑癌變,術後的病理結果顯示絨毛狀腺癌,好在病程處於早期,沒有發生擴散。
像劉先生這樣的情況臨床上十分多見,他屬於相對幸運的,有些患者等到出現症狀才複查,這個時候病情很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
一、注意!這六大因素會增加腸息肉的癌變風險
腸息肉是指黏膜表面上多起來的贅生物,泛指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根據性質的不同,腸息肉可分為腺瘤性和非腺瘤性兩種,前者發生癌變的風險更大。
腺瘤性息肉又分為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家族性息肉,這些息肉癌變的風險分別為5%、23%、30~70%、100%。
非腺瘤性息肉則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幼年性息肉等,這些息肉一般不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