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中開始傳言:「孫先生身邊已有新意中人。」有人寫信警告盧慕貞,她沒有回應,也沒有抱怨,只是要來一張信紙,自己提筆回了丈夫一封信。
信很短,只有幾個字:「我學識不足,纏足不便,無法助先生革命,可。」
只有一個「可」字,決定一段二十多年的婚姻,她沒有哭訴,沒有追問,只是點頭。
孫中山隨即召開小範圍會議,宣布與盧慕貞「和平解除婚姻」,同盟會元老不解,勸他慎重,盧慕貞親自出席一次茶敘,在眾人面前說:
「孫先生為革命奔走天下,我願成全其美,盧某不識字、不懂事,不配為伴。」
她沒有要求財產,也沒有要名分,唯一的請求是:「望孫科得以繼續求學,莫廢課業。」
孫中山點頭,隨後的信件中,他反覆交代秘書和親友:「慕貞之後,子女衣食無憂,孫科,不可少一禮於母。」
盧慕貞搬回澳門文第士街舊宅,有人問她後悔嗎,她只說:「我守了一個家,也守住了自己。」
那年她45歲,從一紙婚書走向一紙離書,她沒能留住丈夫,卻留住了體面。
澳門終老——晚年孤影與家國情懷
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後,旅日、赴滬,成雙成對,風光無限,盧慕貞卻隱居澳門,靠教會幫助生活。
她搬進一間小屋,屋內有一張照片,不是孫中山的,而是三名子女的合影,她說:「那是我全部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