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採取暴力推進,而是用一個又一個制度安排穩步推進伊斯蘭化。他推行清真寺建設,鼓勵設立經學院,在薩拉伊建起專門的宗教學者議事廳。他設立了伊斯蘭法庭體系,與汗國的傳統軍事行政並行,藉助法學家協調部族糾紛,分化貴族武力。
新的政策帶動了經濟升級。由於伊斯蘭教強調契約和信義,商貿活動更受鼓勵,城市變得繁榮。薩拉伊、喀什、花剌子模等地的市場空前活躍,駝隊源源不斷地從波斯灣、黑海運來絲綢、香料和瓷器,也把汗國的金幣和皮貨運往世界各地。
皈依之後,烏茲別克的對外交往也顯得更順暢。他加強與中亞伊斯蘭政權的聯繫,改善與埃及馬木魯克王朝的關係。對外的盟友越來越多,對內的反對者越來越弱。他用一種不流血的方式削弱了原本割據的勢力,國家輪廓重新穩定。
這個曾陷入四分五裂的蒙古汗國,慢慢重回正軌,不靠征服,而靠一套新的制度運轉方式。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那個出人意料的選擇:皈依伊斯蘭。
制度之下的重塑
皈依只是第一步,真正將金帳汗國帶入「中興」,靠的不是儀式,而是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