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的名字突然從世錦賽名單上消失了!這消息像塊大石頭砸進跳水圈,濺起的水花比十米台壓水花還難壓。小姑娘腳腕子裡那點老傷又鬧脾氣,關節積液多得能養魚,韌帶還撕開個小口子——這情況別說翻騰轉體了,走路都得悠著點兒。
國家隊醫療組拿著片子直嘬牙花子:"紅姐這腳腕子,現在上場等於給職業生涯埋雷。"巴黎奧運會後就沒消停過的舊傷,碰上青春期體重變化這個"攔路虎",上次世界盃就露了怯。107B動作入水時那水花,擱以前能直接消失,現在愣是砸出個洗臉盆大的坑。教練組私下嘀咕:"娃兒正長身體,技術動作天天在變,現在強撐就是跟科學較勁。"
全國冠軍賽退賽那會兒就有苗頭。按選拔規矩,這場是世錦賽的敲門磚,退賽等於自動棄權。粉絲們急得跳腳:"咱嬋寶可是奧運雙冠王!"可體育局領導把規則拍得啪啪響:"劉翔當年退賽挨的罵還少嗎?保護運動員不是嘴上抹蜜。"陳芋汐聽說搭檔缺席,連夜發微信:"姐們兒先把金牌給你存著,養利索了回來取!"後面跟著三個呲牙笑表情。
回省隊康復反而成了最優解。廣東隊的康復師老李有絕活,當年把蘇炳添的跟腱伺候得服服帖帖。現在天天給全紅嬋腳腕子做超聲波,那手法比揉麵糰還細緻。"傷筋動骨一百天?那是外行話。"老李拿著冰袋比劃,"咱得跟繡花似的,把韌帶纖維一根根捋順溜。"謝思埸來探班時現身說法:"我腳踝骨折那會兒,醫生說要退役,現在不照樣拿全運會冠軍?"說著掏出手機曬當年打著石膏啃豬腳飯的照片。
發育關是每個女子跳水選手的鬼門關。高敏當年差點因體重增加退役,伏明霞也在這個坎上栽過跟頭。現在隊里給全紅嬋配了營養專家,食譜精確到克,連喝口水都要算毫升數。食堂阿姨看見她就念叨:"閨女多吃點牛肉,膠原蛋白管夠!"那架勢活像要給全紅嬋現場注塑個新腳腕。